一直以来,想必大多数人的观点都是“创意是天生的!创意的工作,就留给有创意的人来想吧!”。但事实上,天生有创意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而恰好有创意的人又做创意工作的人更少之又少。
其实创意能力和人的智商非常相似,大部分人的创意能力是差不多的。而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工作环境等,导致每个人的创意力稍有差别。而创意力的原力更是源自对生活的洞察。
但现实中,由于“创意”词语本身的局限性,往往让我们走入为创意而创意的误区,甚至陷入追求表面形式来博眼球与达到新颖的目的,而忽略了真正目的的局面。要想摆脱这种局面,提高我们的创意力:要弄明白:创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创意的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这要求我们在想创意前一定要明确创意的主体与创意究竟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只有搞清楚了这两者,才不至于在想创意时跑偏了甚至流于形式做创意。
而好的创意恰恰就是解决问题的“金点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解决问题的好点子。它是源于生活中本身就存在的,大家都熟悉或有认知的生活素材,这往往就是一个好创意的原始来源。
就像传播创意的本质是降低消费者的记忆成本,是否能让消费者在惊鸿一瞥时,不经意地记住品牌与产品,最小化地降低传播成本与消费者的接受成本,并在目标人群中,形成自发传播的效果;就拿拳胜做的“黄河稻翁”的案例来说,将“黄河稻翁”的品牌名称巧妙地植入到,大江南北都熟悉的两句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中,既传播了品牌,也传播了产品香的卖点。关键是当消费者看到时,瞬间就记住了,甚至不由自主地传唱起来,形成自发传播效果。
同样“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源自民间俗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了解了创意的本质后,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创意能力呢?
要想提高创意能力,我们首先了解下营销创意的路径:营销创意的关键,在于元素的重新组合:即把生活中所见所闻与品牌或产品进行巧妙地重组。因此在做创意时,就要先找到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元素,根据品牌或产品特性,进行巧妙的组合。就像“娃哈哈”品牌的命名,便是基于企业做儿童产品的战略,找到当年传遍大江南北的“娃哈哈啊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这首歌曲,将大众对歌曲的喜爱转到对娃哈哈品牌的喜爱上,其本质上便是老元素《娃哈哈》歌曲与企业品牌的重新组合,从而改造成自己的品牌资产,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正因为好创意来自于生活元素的重组,这要求我们要养成用心洞察生活的好习惯,注重平时的素材积累。也许某个创意正是源自你听到的某句话,或是看到某个画面等。就像北京全聚德烤鸭的广告语“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就是巧妙地借力生活中广为流传的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让只要到北京的人不得不去尝试下北京全聚德烤鸭。那么如何做到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呢?
第一要把自己归零,保持一颗儿童般的好奇心看世界。那么你看到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视角也会有所不同。因为好奇心,从第一次睁眼开始就有。当然,好奇心驱动着年幼的我们观察、思考、行动,为这个世界寻找答案。随着年龄地增长,我们许多人不再好奇,对身边的有趣事物视若无睹、习以为常,甚至麻木。而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人过多地依赖互联网,但互联网只提供视听两种信息,而真实生活却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综合体,这才是更具含金量的创意素材,正好说明了 “好创意来源于生活”。
第二尽量去除自己的偏见,因为偏见不能让你客观地看待问题、吸纳不同的见解,只有去除自己的偏见,才能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抓住本质,这样才能在正确目的与方向的指导下,想出更适合的好创意。所以做营销创意也是在不断自我修炼的过程。
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不断洞察生活、积累素材,你也有可能成为创意高手!